CDT 档案卡
标题:【404媒体】“不比谁建高楼、开大会,而是修桥补路、改旧棚、治黑臭水体”(外二篇)
来源:常识流通处衣者褚新新青年BLOG

主题归类:404媒体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媒体”栏目中长期记录这些被当局审查封禁的媒体或自媒体。

本期节目,我们将介绍遭到封禁的媒体、自媒体账号为:常识流通处、衣者褚、新新青年BLOG。

一、常识流通处|我们不是吃不起也不是不配吃好一点儿的药

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作者署名为“里约热泪奴”,该号长期发布文章,对各类社会事件、热点话题发表看法。同时,对一些权力滥用、贪污腐败等问题发布讽刺文章。

该号有多篇文章遭到审查删除。最终,微信公众号“常识流通处”在2025年年初遭到封禁。

2024年年末,集采药事件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喧哗时,“常识流通处”发布文章《更多的进口药,将从医院消失了》,对当局不合理的政策进行质疑。

img

但该文很快便被删除。

文章中作者写道:

药品集采,初心是通过国家层面组织集中采购,让药品企业最大程度形成规模化优势,进而大幅降低价格,医保基金和患者的支出负担都能减轻。但是,灵魂砍价,将价格砍到了如此地步,差点令我惊到灵魂出窍。

一分钱一分货大体上是对的。通常,人们在选择商品的时候,会怎么选呢?

是什么最便宜就选什么吗?应该不是,而是会去看综合性价比。或者说,在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人们可以在其他方面省一点,比如买便宜的衣服、下便宜点的馆子,但是,生病吃药,应该不会专门挑便宜的,而是会在价格与疗效方面做一个平衡选择。

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中老年三高患者预防血栓心梗的必备药品,每片3分钱,一天一片,一年下来才几块钱,你是会觉得它帮你省了钱而高兴,还是因成本极限压缩,担心它的质量而在吞服前心存疑惑?

如果砍价有这样的神奇效果,是不是可以经验推广,让他们帮我们把一户房子砍到10万,一辆汽车砍到1万,一部手机砍到100?

与此相对应的是,这次集采中,大部分外资原研药都没能谈成。比如,优时比、大冢制药、默沙东、勃林格殷格翰等原研产品报价偏高;辉瑞和拜耳,手握4款原研药入场,却连价格申请环节都未参加。

结合国采整个趋势,未来外企原研产品将会逐渐淡出国采视野。

也就是说,更多的进口药,将从医院消失了。

说实话,我还是有点小担心。担心我或我的孩子生病后,在医院开不到价格可能贵点但疗效更好的药,免不了多遭罪。人活于世,挣钱的意义之一,就是让自己更有安全感,如果可能,我愿意用钱来买这一份安全感,来免除不必要的痛苦。

我还是那个观点,第一,药品集采将虚高的药价打下来是好事,但不能变成某种意义上的某购某销,不能变成低价者得,将药价打到匪夷所思的程度的同时,也要能回答民众关于药品质量的疑惑与担忧。第二,要给消费者选择权,我们不是吃不起也不是不配吃好一点儿的药。

二、衣者褚|我不懂啊,为什么要保护那些丧尽天良的人?

微信公众号“衣者褚”为媒体人褚朝新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他曾在《新京报》、《南方周末》担任记者。在王立军事件中,他首先传出其被捕的消息。此外,褚朝新关注中文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对官员贪腐等问题也时常发布评论文章。

img

目前,“衣者褚”已遭到封禁,褚朝新在另一公众号“衣者朝新”仍保持更新。

在2025年1月发布的《时至今日,我们居然还要担心孩子是否吃得饱》中,作者写道:

2024年6月25日,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国务院关于2023 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 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在审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时,重点审计了13省159 县2021 年至2023 年 8 月补助资金 231.37 亿元,

部分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较为混乱,有的被直接挪用,66县将19.51 亿元用于偿还政府债务、基层“三保”等支出。66个县为了还债挪用了孩子们的营养餐补助近20亿,平均下来一个县就是2900万左右。

审计署还发现,有41县和1533 所学校等通过压低供餐标准、虚构采购业务等变相截留挤占2.7 亿元,有5个县教育部门与中标供应商合谋,通过供应商分红、捐赠等方式套取4216.02 万元,用于发放福利等。147家供应商和部分学校食堂等供餐单位违规经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供餐。

审计署披露挪用事件后,我曾作文《从孩子们的嘴里夺食,罪大恶极》说: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应该点名道姓曝光才对。不点名道姓,我们就很难知道是哪些孩子的吃饭钱被这些畜生不如的东西挪用了,家长们就很难有针对性的给孩子们补餐加营养,普通民众也就更难参与到监督和公共谴责中来,违法违纪的官员们承受的法纪压力和道德压力就微乎其微。

我当时就曾预言:干了坏事而不受到谴责和制裁,他们将来还会继续把罪恶之手伸向孩子们。

等啊等啊,终于等到了一个结果:2024年12月22日上午,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审计整改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方面,已整改问题涉及资金40.39亿元,完善制度248项,处理处分1200人。针对直接挪用问题,66县已原渠道归还、支付拖欠补助等19.51亿元。针对变相挤占问题,41县和1533所学校已通过原渠道归还或上缴财政后重新安排等整改问题涉及资金2.7亿元。对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问题:121县已处理处罚相关学校负责人237名,解除与147家违规食材供应商的合同等,追回资金或罚款等4.2亿元……审计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海还披露,8省已经追责问责徇私枉法的供餐监管部门和学校工作人员等380多人。

可是,审计署的通报还是没有公布具体是哪些县挪用挤占了孩子们的吃饭钱,也没有公布哪些官员和具体的责任人受到了何种的问责和处罚。

我不懂啊,为什么要保护那些丧尽天良的人?正如夏天所预料的,不点名道姓、不公布具体的地方,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是很难有压力的,类似的事情肯定还会层出不穷。

一个星期后,也就是2024年12月19日,辽宁本溪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学校的一群家长反映:学校食堂提供给孩子的饭菜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而且那些蔬菜上还带有牙印和米粒,这些食物原本是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打算带回去喂狗,后来因为发现饭菜不足,就将桶里的剩菜拿回来给孩子们食用。

三、新新青年BLOG|让人民看到未来

近日,在中美“关税战”二度开打之际,《人民日报》无视底层百姓艰苦生活,发文称“美方加征关税无法压垮中国经济”,“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冲击”,“天塌不下来”。

此文引发网民强烈不满,微信公众号“新新青年BLOG”也发布文章痛斥《人民日报》“文章写尽太平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但“新新青年BLOG”发布的文章很快便被审查删除,更离谱的是,“新新青年BLOG”的微信公众号也在短时间内被完全抹去痕迹。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选读了《驳人民日报《天塌不下来》:真正的危险,是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的部分内容。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选读本文的另外部分内容:

既然美国执意加关税,不如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干脆就把美国的“封锁”当作一个契机,看中国该如何真正走出外贸依赖、重建经济活力。

我有破局十策,兼顾战略定力与操作性,请看。

(一)以人民为本:直接发钱,重启内循环

不是“鼓励消费”,是直接发现金。

从中央财政到地方余粮,设立“经济韧性基金”,向中低收入家庭每月每人一次性发放1000元,作为“抗关税·促内需红包”。

这不但能立竿见影地刺激消费,还能缓解居民债务压力,恢复信心——内循环的第一步,是让人民有钱可花,有底气生活。

(二)刀刃向内,启动“编制优化改革”

精简非一线岗位公务员和事业编,削减层级、裁冗员;

县级以上单位每年优化10%冗余岗位,用于激励基层;

节省财政转为公共服务支出(教育、社保、住房补贴)。

国家要过紧日子,把钱花在人民身上。

(三)“工作8小时”法治行动:铁腕整治996

修改劳动法,明确规定:非特殊行业每日工时不超8小时;

成立专项执法队,重点查处互联网、金融、制造等行业;

实名举报有奖、典型案例通报全网。

恢复劳动尊严,提升生活质量与家庭消费力。

(四)全民社保下沉:低收入群体全覆盖、全兜底

将外卖员、快递员、临时工等非正规劳动者纳入社保体系;

全面覆盖,为农村人口补缴,政府全包;

提供“社保信用”积分,可兑换培训、租房券等福利。

不让新劳动力成为“隐形穷人”。

(五)“全民一户建”计划:人人有栖身之所

政府主导建设低密度一户建社区,统一规划、低价出售;

首套购房免契税,提供20年超低利率贷款;

青年人才落户即送建房券+土地指标。

解决住房不安问题,刺激就业与建材产业。

(六)“就业宝”上新:一人一岗政府兜底

针对待业青年的“就业宝”平台上线:

每人可获得一个定向工作包(含培训+岗前补贴);

优先安排进中小企业、养老护理、公益岗位,应对老龄化危机;

做三个月给奖学金+全额社保返还。

(七)企业减负:以税换活,让中小企业喘口气

与其拼命招商引资,不如减税降费、降低门槛让本土小微活下来:

取消五险一金强制上限;

放开灵活用工机制;

电费、租金、税务减免一年。

经济不能只靠大厂站岗,必须让“10人以下小作坊”遍地开花。

(八)金融反哺:把信贷从“地产+国企”转向“个体+技术”

现在银行的钱去哪了?大部分进了“城市更新”、“地方融资平台”,或者炒作AI泡沫。

应建立“技术+个体信贷倾斜机制”:

初创企业无抵押也能贷;

有实际技术落地的团队获专项贴息;

让“穷人开工厂、码农办公司”成为可能。

金融真正“普惠”,内循环才有根。

(九)让人民看到未来:每条政策都要“追踪落地”

所有补贴政策实时追踪;

人民日报、央视财经开“追踪栏目”;

每周公布“发了多少钱,帮了多少人,谁领到了”。

透明才有信任,信任才有力量。

(十)战略定力:暂缓“面子工程”,优先“里子工程”

这个时候,不比谁建高楼、开大会、做形象工程,而是:

修桥补路、改旧棚、治黑臭水体;

兜底医保、扩大保障房、改造菜市场;

投资“公共设施+人”,而不是投资“钢筋水泥+政绩指标”。

高质量发展不是空话,而是千万人每天生活的“细节升级”。

以上,是本期节目所选取的被封禁的媒体、自媒体账号。本期节目所选读的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