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T 档案卡
标题:【404文库】“如果说污染是悲剧,那镇政府的应对就是一出荒诞喜剧”(外二篇)
来源:建设性意见马孔多之路情况有点复杂

主题归类:三河市招牌改色擅自拍电影环境污染
CDS收藏:时间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管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也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数字时代在“404文库”栏目中长期收录这些被当局审查机制删除的声音。如果您也不希望这些声音就这样消失,请随手将它们转发给您可以转发的任何人。

在本期的【404文库】栏目中,我们将选读过去一周中引起舆论关注的三篇404文章。

一、建设性意见|热烈祝贺人民网记者赴燕郊采访平安归来

近日,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招牌颜色“禁令”事件在中文互联网上引发持续关注。

img

微信公众号“建设性意见”发文,以调侃“人民网记者赴燕郊采访平安归来”的方式,讽刺燕郊当地权力滥用现象。

在这篇遭到审查删除的文章中,作者写道:

通常情况下,记者跨城市去采访报道叫作出差,像我以前做记者的时候,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日子在外地采访。

出发之前,不会有人给记者践行,回来之后,也不会有人给记者接风。除非,记者是去一些龙潭虎穴般的地方采访,比如缅北园区,比如俄乌前线,比如河北燕郊……

是的,记者到河北燕郊实地采访,还是做监督报道,能全身而退平安归来,是一件值得单独开一场庆功会的事情。作为前媒体同行,今天看到人民网记者深入河北三河市燕郊开发区采访报道“医院红十字变绿十字”的新闻,居然毫发无伤平安归来,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要发一封贺信。

燕郊这个地方有多厉害呢?我说几个事实大家感受一下。

2024年3月,河北燕郊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多家媒体前往现场采访。其中,央视新闻记者在现场架起机器连线直播,居然被当地派人在镜头前给架走了……

2025年4月,河北燕郊城管部门强令当地商户更换招牌颜色,禁止使用红色、蓝色与黑色,连医院的红十字都给改成了绿十字。

img

但这还不算厉害,真正厉害的是,事件被曝光引发舆情关注后,当地不是把红十字换回来,而是直接给拆除了……

img

更厉害的是,事件在网络上发酵了接近一周时间,三河或燕郊的政府部门自始至终没有回应媒体或发布通报,在今天之前也没有一家官方媒体发回现场报道。

河北燕郊,距离记者云集的北京不到30公里,好几天时间里,竟没有一名记者敢于踏足。

正因此,人民网记者发回现场采访报道才显得尤为可贵。甚至说得夸张一点,显得尤为悲壮……

河北燕郊,到底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一点建设性意见:

非央媒记者,请谨慎前往燕郊采访。

二、马孔多之路|公民个人“擅自摄制电影”案代理律师法律意见

此前,艺术家郭珍明在新疆采风拍摄期间,遭当地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行政处罚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img

郭珍明委托的律师黎雄兵向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送了代理律师法律意见。微信公众号“马孔多之路”同步发表这一文章。

然而,该文很快便被审查删除。

文中节选部分写道:

郭珍明作为普通公民个人,并不属于电影产业促进法第13条规范和调整的行政法主体,该条规定拟摄制电影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将电影剧本梗概报电影主管部门备案或审查。而郭珍明并非从事电影摄制活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此郭珍明作为普通公民个人,其个人自助拍摄社会生活文旅采风素材的行为并不在电影法第13条所要求的备案或审查主体之列。

另外,案涉的视频作品《混乱与细雨》并非郭珍明送展,你局的《行政处罚告知书》认为郭珍明私自参加境外电影节展,事实错误。事实上,郭珍明仅是《混乱与细雨》作品的创作者,而不是提供电影片给电影节的送展人,不是电影法第21条调整规范的“送展法人”。

因此,你局以私自参加境外影展为由,对作品的著作权利人进行处罚,属于认定事实错误,处罚对象错误。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第55条规定:擅自从事电影制片或放映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经营的电影片和违法所得以及进行违法经营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并处罚款。因此,郭珍明作为独立公民个人,并非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资格的专业制片机构,即便其行为违反规定构成擅自从事电影制片活动,也当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和处理。

也就是说,对于并无《摄制电影许可证》的公民个人擅自摄制电影片的执法主体是工商行政部门而非广电行政部门。广电行政部门的执法对象是已经取得《摄制电影许可证》资格的单位和组织的电影活动行为。
因此,本案你局对郭珍明的行政执法超越法定职权。

三、情况有点复杂|连云港,扛起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旗

2020年起,江苏连云港东海县青湖镇磨山村附近的水库便开始出现黑色固体废料。当地群众反复投诉要求镇政府解决污染问题,但都遭到当地政府敷衍,甚至有村干部暴力阻拦村民上访。

近日,微信公众号“情况有点复杂”发布文章,对当地情况进行说明。但很快,原文以及相关视频资料都遭到下架。随后,该号再次发布文章,但同样遭到审查删除。

在《连云港,扛起了中国魔幻现实主义的大旗》一文中,作者写道:

2020年,磨山水库附近开始出现神秘的黑色固体废料,气味刺鼻,远在百米外都能让人皱眉。村民们起初天真地以为这是某种“高级肥料”,兴冲冲地运到田里,撒在花生地里,梦想着大丰收。然而,现实狠狠打了脸——花生没有发芽,导致颗粒无收,田地一片死寂。村民痛心地说:“我们以为是宝贝,结果种下去连根毛都没长出来!”

img

有的村民向村支书顾某雷反映这一情况,顾某雷带人到现场对填埋行为进行了制止,并向村民承诺将清理干净填埋的固废,还称青湖镇政府和当地环保部门也进行了调查处理,不会有什么问题。

后来,提出问题的人被反复解决。

2023年,连云港生态环境局官方在接受《新京报》和《极目新闻》采访时,信誓旦旦地宣称污染物是磷石膏——一种听起来无害的化肥副产物。可到了2024年底,中央环保督察一介入,剧本翻篇,在当地生态环境局报告里,污染物摇身一变成了“印染污泥”。这变脸速度堪比川剧大师,令人怀疑官方是不是在玩“污染猜谜游戏”。网友们可不买账,一位网友怒斥:“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到底在藏啥?”

img

更离谱的是,村民在2024年11月15日向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的投诉中指出,政府只清理了9米深的废物,而实际埋藏深度达20米,水库九成废料依然未动。

这清理报告,怕是比水库的水还“干净”。

如果说污染是悲剧,那镇政府的应对就是一出荒诞喜剧。据村民向中央环境督察投诉里显示,镇政府为掩盖废料的刺鼻气味,竟往水库倾倒大量鸡粪,试图用粪便的臭味盖过毒气的味道。这招“以臭治臭”堪称环保界的“天才创意”,就像用垃圾掩盖垃圾堆,唯一的结果是让水库更臭、更毒。网友嘲讽道:“这是在保护环境,还是在保护他们的面子?”

磨山水库的污染是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缩影。江苏作为工业大省,化工污染屡见不鲜。2018年,连云港一家化工厂因向河中倾倒废水被关闭。鑫昌达与绿润公司的勾结——将废物推来推去以逃避责任——是污染转嫁的典型案例。绿润公司本是废物管理企业,却将脏活外包给鑫昌达,把水库变成了毒害的牺牲品。

更令人寒心的是,村民投诉信揭露,村支书顾某雷多次威胁举报人,甚至阻止举报信寄出。2024年,村民连续五次向中央环保督察部门投诉,但中央督察最终把案件转给连云港生态环境局办理,其中公平公正令人生疑。一封上访信写道:“举报信在当地寄不出,只能跑到南京附近寄。”这种“地方保护主义”让中央督察形同虚设,也让村民对正义的期待一次次落空。

以上是本期选读的三篇404文章。文章全文见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这些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

中国数字时代 CDT 致力于记录和传播中文互联网上被审查的信息,以及人们与审查对抗的努力。欢迎大家通过电报(Telegram)平台 向我们投稿,为记录和对抗中国网络审查作出你的贡献!

cdtimg

了解更多投稿信息,请阅读中国数字时代征稿说明

欢迎读者访问 CDT播客CDT视频 收听/观看更多相关内容。